韶山作为毛泽东同志诞生地,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萌发的历史记忆。韶山干部培训学院依托这一独特红色资源,构建起以现场教学为核心的党性教育体系,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提供了淬炼理想信念的精神熔炉。
一、从青年求索历程领悟理想信念根基
在毛泽东故居前,学员通过韶山干部培训学院的沉浸式教学,能直观感受少年毛泽东的成长环境。1910年离乡求学时题写的"孩儿立志出乡关"诗句,1919年创办《湘江评论》传播新思想的实践,1925年建立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的革命开拓,这些历史印记构成理想信念教育的鲜活教材。学院通过"现场讲解+情景再现"的教学方式,引导学员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如何在中国土壤扎根生长,启示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筑牢信仰之基。
二、从调查研究实践体悟群众路线本质
韶山干部培训学院设置的"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"专题课程,还原了1927年毛泽东32天走访5县撰写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的历史场景。学员们通过重走调查路线、研读原始文献,深刻领会"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"的实践内涵。学院创新设计的"驻村入户"实践模块,要求学员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,推动红色教育从认知层面向实践层面转化,切实增强群众工作能力。
三、从革命家国情怀传承斗争精神血脉
毛泽东纪念馆内六位亲人牺牲的事迹震撼着每位学员。韶山干部培训学院通过毛岸英事迹专题课等教学形式,将红色家风的传承与新时代使命担当有机结合。学院开发的"韶山五杰"革命故事课程,以毛泽东、毛福轩等先驱的革命轨迹为轴线,揭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逻辑,引导学员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永葆斗争精神。
韶山干部培训学院近年来已培训来自全国的12.8万名党员干部,其教育实践表明:红色基因的传承需要具象化载体、沉浸式体验和时代化诠释。通过系统学习毛泽东同志在韶山的成长轨迹与革命实践,新时代党员干部能更深刻地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,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赶考路上,续写初心如磐、使命在肩的崭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