韶山作为毛泽东同志的故乡,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发源地,也是新时代党性教育的鲜活课堂。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,韶山党性教育培训以沉浸式、体验式教学为核心,为党员干部提供了锤炼党性的实践平台。其中,韶山干部学院作为全国知名的党性教育基地,通过系统化课程与创新模式,成为党员干部补钙铸魂的“红色熔炉”。
一、韶山党性教育培训的独特优势
韶山拥有毛泽东故居、毛泽东纪念馆、滴水洞等红色地标,为党性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场景资源。韶山党性教育培训以“现场教学+理论研讨”为主线,学员通过重走革命道路、重温入党誓词、聆听专题党课,深刻感悟“为有牺牲多壮志”的革命情怀。这种“走、听、看、思”结合的立体化教学,让红色历史从书本走进现实,有效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。
韶山干部学院在此基础上,构建了“四史教育”“廉政警示”“乡村振兴”三大课程体系,结合案例分析、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,帮助学员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坚定理想信念,提升政治能力。
二、韶山干部学院:创新教学模式 激发学习实效
韶山党性教育的前沿阵地,韶山干部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赋能。学院依托毛泽东同志生平事迹展、红色故事会等特色项目,将革命传统与时代精神相融合。在“毛泽东与调查研究”专题课中,学员通过模拟调研、撰写报告,深入掌握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,实现思想淬炼与能力提升的双重目标。
三、以学促行:推动党性教育成果转化
党性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。韶山干部学院在培训中强化问题导向,要求学员结合岗位实际撰写党性分析报告,制定整改清单,确保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。近年来,参与培训的干部在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,彰显了教育培训的实践价值。
韶山党性教育培训还注重建立长效机制。通过定期回访、跟踪评估,学院持续关注学员的思想动态与工作表现,形成“学习—实践—反馈”闭环,助力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永葆初心、担当使命。
结语
韶山不仅是红色历史的见证者,更是党性教育的践行者。通过韶山党性教育培训的深入开展,以及韶山干部学院的持续创新,广大党员干部得以在革命圣地汲取精神力量,筑牢信仰之基。未来,这片红色热土将继续以教育赋能使命,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注入不竭动力。